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
10月9日在京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鶴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務委員、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勇主持會議。
會議認為,改革開放40年來,國有企業改革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黨中央、國務院在不同歷史時期,針對我國國情和國有企業實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將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會議要求,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思想,準確研判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新變化,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認識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
一是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要有效劃分企業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二是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增強企業內部約束和激勵,保護各類所有制產權的合法權益,科學進行資產定價。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同時大力支持和帶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是突出抓好市場化經營機制。要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要加快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統籌用好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各層級干部職工積極性。要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為擔當負責的國有企業家撐腰打氣,把那些想改革、謀事業、善經營的企業家大膽用起來,把有思路、有闖勁、有潛力的年輕人提起來,推動國有企業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四是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有企業要繼續化解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過剩產能,抓緊消化處理各類歷史欠賬和遺留問題;要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要多措并舉降杠桿減負債,堅決化解各類金融風險。
五是突出抓好改革授權經營體制。要選準試點,在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經營機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取得實效。
六是突出抓好國有資產監管。要堅持生產力優先標準,加強對微觀主體的服務工作,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
會議強調,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于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階段,也是改革乘數效應最大的階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點難點問題上來,集中力量攻堅克難。要發揚改革40年來所形成的奮斗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念、敢闖敢干,努力開創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成員,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負責同志,各中央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會議交流了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經驗做法,部分省市、部分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代表以及有關專家學者在座談會上發言,30家單位提供了書面交流材料。
連接:這場“重磅”座談會,釋放國企改革四大新信號!
2018年10月9日,北京經歷一場明顯降溫,但備受關注的國企改革熱潮涌動——當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后的公開報道有不少新提法,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抖擻,值得細細品味。國有企業改革的下一步方向,就在其中。
深化國企改革的中心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輪的國企改革不斷涉“深水區”、啃“硬骨頭”。當前復雜多變的形勢,對深化國企改革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會議提出,準確研判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新變化,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認識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
“中心地位”“極端重要性”——長期關注國有企業改革的人士不難發現,這些提法極為鮮明、力度十足,充分說明了高層對國企改革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下一步強力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決心可見一斑。
這無疑也在呼應市場對國企改革的期望。畢竟,國有經濟、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脊梁。尤其當下,國際舞臺風云變幻,國內經濟也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期。
作為“頂梁柱”,國有企業能否增強跨越長期性關口的緊迫感、責任感,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力軍”,事關全面深化改革成敗,事關中國經濟未來,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時間緊、任務重,國企改革如何突破、取得實效?
會議明確,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
國企改革是項系統工程,千頭萬緒。從方法論上講,做好國企改革這篇“大文章”,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行的,關鍵是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
從會議透露的信息看,一方面高層下定了決心,看準的方向、定好的任務就要咬緊牙關往前推進;另一方面,也不回避當下國企改革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強調突出矛盾主要方面,不搞面面俱到,務求改革實質性突破。
六個“突出抓好”,圈定改革重點
這是一張目標明確、任務清晰的“施工圖”:
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突出抓好市場化經營機制;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抓好改革授權經營體制;突出抓好國有資產監管。
有業內專家評價稱,上述改革任務既彰顯了堅定不移的市場化改革方向,又呼應了目前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的核心命題,顯得尤為重要、務實。
以突出抓好市場化經營機制為例,會議提出,要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同時,要加快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統籌用好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各層級干部職工積極性。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充分調動各方面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強化正向激勵至關重要。
應該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從放權讓利、實行承包責任制,到“破三鐵”、探索員工持股,在收入分配領域進行的國企改革實踐,取得了很多成功經驗。
此次會議提出的部署相當有針對性,有利于形成讓企業家心安、讓科技人員心寬、讓創業人員心動的發展環境,勢必助力破解一些國企缺乏活力的頑疾。
作為國企改革“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近年來取得積極進展。
“保護各類所有制產權的合法權益” “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同時大力支持和帶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針對當前社會關切的一些焦點,此次座談會再次釋放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保護各類所有制產權合法權益的明確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把“要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放在醒目位置,提示有關企業順利完成“混”的任務后,還要縱深推動“改”的攻堅,不能停留在“混”的表象,不能“混”與“不混”一個樣。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
人們注意到,此次會議對國企改革發出了強力“動員令”——
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于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階段,也是改革乘數效應最大的階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點難點問題上來,集中力量攻堅克難。
毋庸諱言,當前國企改革仍存在一些難點和痛點。
其中,部分改革主體上熱下冷的“改革溫差”,以及一些地方、個別企業存在的改革“拖延癥”,亟待解決。
綜合此次會議透露的信息,當前國企改革謀求實質性突破勢在必行,容不得等待觀望,也容不得繼續邁著“四方步”。既然方向定了,路線已明,剩下的就是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新華社記者王希、許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