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常態長效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
日前,山東省紀委監委網站通報2024年1至9月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數據顯示,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立案25346件,其中立案廳局級干部92人、縣處級干部1044人……釋放反腐敗一刻不停、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
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樹牢全周期管理理念,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將審查調查與政治生態分析、查找體制機制漏洞貫通融合,構建查辦、教育、整改、治理工作閉環,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為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今年7月,山東省紀委監委制定出臺典型案件剖析通報工作辦法,明確案件剖析要求、形式內容等,深化運用邊辦案、邊剖析、邊警示、邊整改機制,把案例通報與警示教育、紀律教育、紀檢監察建議等“后半篇文章”一體謀劃、凝聚合力,形成從高壓懲治到問題整改、系統治理的工作閉環。
該省紀檢監察機關一體推進懲治防、一體推進查改治。濟南市紀委監委將以案促改情況納入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政治巡察、述責述廉重要內容,推動整改落地見效。威海市紀委監委深刻剖析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受處分農村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情況,形成專題報告印發各部門單位,組織召開全市基層工作規范化建設推進會,通報典型問題、剖析成因根源,推動問題整改。濟寧市任城區紀委監委建立立案審查通報會、處分決定宣布會、紀檢監察建議送達通報會、以案促改專題會、庭審現場警示會、專題民主生活會“一案六會”工作機制,做實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
11月28日,泰安市召開全市警示教育大會,集體觀看警示教育片,剖析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系列案件,教育引導全市黨員干部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真實的案例、真切的教訓,觸動了在場的每一名黨員干部。
山東紀檢監察機關把警示教育作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和條件的重要一環,從立案伊始就謀劃將警示教育貫穿立案審查、案件剖析、以案促改等環節。針對講述心路歷程、宣布處分決定、移送審查起訴等重要場景開展案件“第一手”素材采集,為警示教育提供鮮活“教材”。堅持分眾化、精準化,以受眾思維創新教育方式,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通過拍攝制作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紀法宣講等,既涵蓋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腐敗易發多發領域,也包含“一把手”及關鍵少數、年輕干部等不同群體,實現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警示教育入腦入心,震懾作用更加凸顯。今年以來,該省有660人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1744人主動交代問題。
堅持正面引導和警示教育相結合,山東省紀委監委向近年來新提拔的省管領導干部發放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提示卡,匯編廉潔教育地圖,統籌用好廉政教育基地等各類資源陣地。以清廉山東建設為載體做實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做細做實機關、企業、學校、醫院、村居清廉單元建設,推動清廉價值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清障護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讓清廉山東成為齊魯大地的顯著標識。
以案促改,“改”是目標。山東紀檢監察機關把用好紀檢監察建議作為以案促改促治的重要抓手,有效發揮提醒糾偏、源頭治理作用,從源頭凈化政治生態。東營市紀委監委把貫通查改治作為深化專項監督的關鍵一招,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聚焦影響制約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實背后的體制機制問題,制發紀檢監察建議265份,完善行政執法等制度機制180余項。
今年以來,山東紀檢監察機關有針對性制發紀檢監察建議4327份,有力推動查處個案向整治共性問題拓展。圍繞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專項監督、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等,找準“病灶”,點到痛處,精準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推動發案單位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常態治理。比如,針對查處的套取文旅惠民消費券財政補貼系列案件,山東省紀委監委用好貫通監督成果,推動開展惠民利企財政資金專項整治,確保促消費的“真金白銀”普惠群眾。
山東紀檢監察機關還在跟蹤督辦、質效評估、常態監督上下功夫,真正讓“一紙建議”變成“監督利器”。該省紀委監委制定加強和規范紀檢監察建議工作辦法,并根據實踐發展及時進行修訂,進一步明確“必發”“不發”情形,就如何精準提出建議、規范制發程序、督促整改落實等提出針對性意見,推動紀檢監察建議高質量落實。德州市紀委監委圍繞紀檢監察建議起草制發、督導落實、效果評價等環節,構建全過程“閉環”管理機制。莒南縣紀委監委健全掛號銷賬、整改通報、評估反饋等督辦機制,針對責任單位以案促改促治情況,及時開展專項監督檢查、跟蹤問效,確保紀檢監察建議“落地有聲”。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