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處于哪個年齡段,都要堅持做的事
——摘自網絡
生活有很多種過法,最糟糕的過法便是:用自己最差的狀態,無限循環,把每一天都過成同樣死氣沉沉的樣子。只有當我們從那樣散漫的狀態里跳出來,用盡全力創造新生活的時候,才會發現生活也在反饋給我們更多的精彩。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也會怎樣對待你。不論處于哪個年齡段,去過你想要的生活,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把生活過得豐富多彩,這才是人生最該有的樣子。
一、懂得自我欣賞
人生在世,和“自己”相處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悟不透“自己”。走上坡路時,往往把自己估計過高,似乎一切所求的東西都能唾手可得,甚至把運氣和機遇也看作自己身價的一部分而喜不自勝。
人在不得意時,又往往把自己估計過低,把困難和不利也看作自己的無能,而實際上是被怯懦的面具窒息了自己鮮活的生命。只有學會認真欣賞自己,才能夠擁有一個真正的自我。只有自我欣賞,才能增添自信;只有自我欣賞,才能得到他人的愛。而一旦擁有了信心、仁愛,我們也就擁有了抵御一切逆境的動力。
二、保持開放心態
人都有維護固有觀念的本能,但固步自封絕對不是件好事。經常有人把這種狀態和年齡掛鉤,覺得是自己到了一定年齡,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才開始變差。但一個人真正的衰老,往往與年齡無關,而是從喪失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開始的。
要想讓日子過得豐富,就應該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多接觸新生事物,不要總是懷有偏見,更不要盲目抗拒。因為很多時候,你拒絕的可能不是一件事,而是通往新生活的一扇門。打開眼界,才能改變認知。世界其實很精彩,就看你愿不愿意走出來。
三、與人相處,不人云亦云
不管什么時候、和誰相處,都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因為愛一個人,就失去原則;不要因為被欲望左右,就違背本心。不要別人說什么都覺得是對的,要有自己的思想,有選擇地去做事,對的堅持,錯的摒棄。 有自己的主意,定自己的目標,別被他人輕易影響。
四、進行強制性的時間管理
很多時候,焦慮來源于我們的拖延癥。事情越多,越不知道從何做起,就越拖延,拖到最后,就越焦慮。
可以拿出一張紙,列出你接下來一段時間要做的事情。對手頭上的工作進行合理的分解,每一小塊都在你能承受的范圍內。每完成一項,你就會有很高的成就感,大任務也在一點點的小目標的解決中完成了。
當我們能在短短的一天當中,從容安排好并完成每天的任務,信心和成就感滿滿,自然不焦慮了。
五、前行途中,不要放棄善良
一生一世歲月長,問心無愧是善良。 不管我們做什么事,都不能放棄善良。也許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善良受一些委屈,但不能因為這些委屈就丟掉為人的真誠。你的善良很珍貴,它也應該略帶鋒芒,成為你的鎧甲。
做一個善良的人,當你給別人點燈照亮的時候,其實你也溫暖了自己。
六、作息規律,堅持鍛煉
其實,身體健康真不是一個人的事,每個成年人肩上都扛著責任,背后站著家人。如果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又怎么顧全一個家庭?一個不愛惜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透支整個家庭的幸福。不出問題的時候,是一個人的任性,可身體一旦出了問題,就會是一家人的浩劫。愛自己,其實就是愛家人。只有把自己照顧好,才會更有力量去保護家人,為他們遮風擋雨。
七、慢慢學會與自己和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學過游泳。教練在教導學員時,經常會強調一個常識。人一旦溺水了,不要胡亂掙扎,這樣反而會加速身體的下沉。正確的做法是,盡可能保持頭腦的冷靜,放松身體,身體就會自然而然地浮上來。人陷入焦慮的情緒中,跟溺水其實是差不多的。一味地對抗它,只會讓人越來越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接納它作為你的一部分,不與它較勁,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